能讓孩子自己決定要不要吃飯嗎?

  阿義的運動量不小,照理說,應該能吃能睡才對。可是,阿義的媽媽每天為了孩子不肯吃飯,頭痛極了。正餐吃少了,還沒到下一餐,可能又會要吃別的,這時候該給他吃,或是硬下心腸不給,也是令媽媽猶豫不定的。雖然也曾想過不要逼孩子吃飯,可是一旦被老人家數落把孩子養得那麼瘦小,媽媽只好又端起碗來追著餵了。這樣好嗎?還是讓他自己決定要吃多少呢?

輕輕鬆鬆地吃飯
孩子不想吃飯,不要逼他,吃飯時要儘量培養輕鬆愉快的氣氛。如果他實在沒有胃口,可以允許他只吃一點點,但是千萬要把零食收起來,以免孩子養成吃零食充飢的習慣。孩子不會讓自己餓著的,不必為他的不吃飯而操心,長期壓迫式的關心,若造成孩子吃飯時的反抗心理,豈不是得不償失?

城市裡活動空間很小,孩子的體力沒處發洩,食慾自然不好,不妨帶他做些運動,譬如拍球、捉迷藏等,體力消耗了,就會覺得想吃東西了。

給孩子的飲食應該重質不重量,營養夠了,少吃一點沒關係。吃飯時,不准做其他的事;即使到了他最喜歡的卡通影片時間,寧可他先看完再吃飯,也不要邊吃邊看,影響食慾。

別讓他討價還價
「吃東西」是孩子自己的事,只有他能決定「吃不吃」,也只有他最清楚要「吃多少」,喜歡「吃什麼」。如果採用強迫的方式,只想著該如何將眼前的食物餵完,或許當時確能讓他吃下一些東西,但彼此經過了一番苦戰,必會弄得疲憊不堪,情緒也不好,除了影響親子的關係外,也容易導致孩子對進食的厭惡。何況,父母焦慮的心情與行動,讓孩子看在眼裏,很可能會養成他以「不好好吃飯」來向父母撒嬌或討價還價的心理,那麼這個後果比起「孩子不想吃飯」,就嚴重多了。

想辦法引起動機
孩子不肯吃飯,讓父母操心時,母親常會當著孩子的面,對朋友說「我的孩子總是不肯乖乖的吃飯」,這種無意的暗示,可能使孩子誤以為他可以「不必乖乖地吃飯」;所以成人最好別在孩子面前討論這個問題。

孩子們大多喜歡穿媽媽的高跟鞋、戴爸爸的眼鏡、背哥哥的書包,他們渴望趕快長得像爸爸、媽媽或哥哥、姊姊一樣大,可以在吃飯時讓孩子了解︰「吃了你會長高,也比較不會生病」,比一味地催促他吃會有效得多。有時父母也可以藉著幫他量身高、和他比臂力來鼓勵他,或講一段相關的故事使他有想吃飯的動機。

孩子吃多吃少可以讓他自己決定,不過要先了解孩子不吃的原因,想去玩還是不舒服,還是真的不想吃。爸媽該堅持的是,吃飯時間就該吃飯,要專心只做一件事情,把飯吃完才能做別的事情,而且注意不可以偏食。若孩子的營養夠了,吃少一點是沒關係的,孩子若瘦瘦的也可以很健康喔。
已複制連結
已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