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的溢奶與胃食道逆流

「溢奶」是嬰兒時期最常困擾父母的腸胃症狀之一。輕微的溢奶,父母大多都能接受,也視為正常的現象。但有的寶寶溢奶的情形非常頻繁,甚至到了嘔吐的程度,常讓父母非常困擾及擔憂,不知是自己餵奶方式不對、技巧不好,或是寶寶真的有什麼問題?當然造成寶寶溢奶的原因很多,包括餵奶方式不當或餵食過量.造成吸入太多空氣及腹脹而容易溢奶,另一主要原因則是「胃食道逆流」。

「溢奶」是嬰兒時期最常困擾父母的腸胃症狀之一。輕微的溢奶,父母大多都能接受,也視為正常的現象。但有的寶寶溢奶的情形非常頻繁,甚至到了嘔吐的程度,常讓父母非常困擾及擔憂,不知是自己餵奶方式不對、技巧不好,或是寶寶真的有什麼問題?當然造成寶寶溢奶的原因很多,包括餵奶方式不當或餵食過量.造成吸入太多空氣及腹脹而容易溢奶,另一主要原因則是「胃食道逆流」。

首先有幾個名詞須先稍加說明:大多數的嬰兒在餵奶後,多少有某些程度的「吐唾液」現象(spitting),其主要的目的是要清除留於口中的餘奶,這是正常的現象。「嘔吐」(vomiting)則是指胃內容物「被強而有力地排空」的一種情形。引起嘔吐的原因很多,可因一般的腹脹、便秘、吸入過多空氣或腸胃炎所引起。而較嚴重的疾病如病理性胃食道逆流、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、腸阻塞、腸套疊、敗血症、腦膜炎、牛乳蛋白過敏、乳糖耐受不良等也可引起嘔吐的症狀。故需經過兒科醫師的檢查,千萬不可掉以輕心。「溢奶」(Regurgitation)則是指食道或胃部的內容物不自主的流出於口腔之外。出生後幾個月的寶寶或多或少都有溢奶現象,常見於熟睡中的仰臥嬰兒或打嗝時。主要原因是輕微的生理性食道下括約肌閉鎖不全,造成「生理性胃食道逆流」。所謂食道下括約肌乃介於食道末端與胃噴門之間,平常是保持收縮的狀態,防止食物由胃部反流入食道,只有在進行吞嚥動作時才開放;當食道下括約肌鬆弛或閉鎖不全時,則容易造成胃部的食物回流。

生理性胃食道逆流造成溢奶的情形,隨著寶寶漸漸長大成熟而漸緩和,一般在6個月後逐漸減少,有些嬰兒可持續到9至12個月,少數甚至到15個月。此種溢奶極少是強而有力的情況或呈噴射狀,寶寶的體重大都不受影響,父母毋須過度擔心,可於餵完奶後輕拍小寶寶以幫助排氣,並將頭部檯高,或以棉被、忱頭保持身體成俯臥30度或60度,症狀即可改善。症狀嚴重者需送醫診治,看看是否有「病理性胃食道逆流」或其他問題,並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餵以較濃食物,餵食完後保持身體直立或半直立一段時間(約1~3小時)。有一些食物會降低.食道下括約肌」的壓力,包括酸性水果及果汁、巧克力等,也應該禁止。症狀較重者需加上藥物治療,傳統上以一種擬副交感神經興奮劑bethanecol來治療,因其能夠增加食道下括約肌的壓力。或再加上制酸劑來治療因胃酸逆流所造成的食道炎。近年來有一種新的腸胃孺動促進劑cisapride,用於治療胃食道逆流也有很不錯的效果。

病理性胃食道逆流:如果上述溢奶的情形超過15個月或15個月之前的溢奶為強而有力或噴射狀,均應考慮是否為病理性胃食道逆流,造成的原因包括胃部出口阻塞、下食道括約肌閉鎖不全、食道運動障礙等,常見於患有腦性麻痺、先天性心臟病、蒙古症、腸道其他處畸形者。逆流至食道的胃酸停留在食道中常造成食道的傷害;嬰兒時期的症狀包括溢奶或嘔吐、生長遲緩、嘔血或解黑便,呼吸道因肺部常吸入胃內容物而造成反覆性肺炎、細支氣管炎、氣喘等,也有可能因夜晚溢奶導致呼吸暫停,一部分嬰兒猝死症他可能與之有關。在兒童期的症狀除了上運外尚有吞嚥困難、吞嚥疼痛及胃灼熱感,又因長時間的食道炎而造成食道狹窄,另外反覆性肺炎、氣喘或夜間咳嗽亦常見。

臨床上診斷病理性胃食道逆流方法很多。包括上消化道鎮靜劑攝影、胃食道閃爍掃描、胃酸逆流實驗、內視鏡、連續性食道酸鹼值測定等等。其中以連續性食道酸鹼值測定為目前最正確的診斷方法,國內許多大的教學醫院都已採用此種檢查方式。治療方面,餵食的方式及藥物治療如同前面所述,但下面的情形須考慮外科治療,包括1.雖經積極內科治療3個月,但病人持續嘔吐及發育不良。2.食道炎經藥物治療無效且有食道狹窄。3.病人有過呼吸暫停及慢性反覆性肺炎。4.病人有中樞神經系統問題而胃酸逆流不易以內科治療者。

「溢奶」在嬰兒時期是常見的現象,雖然有時常造成父母的困擾,但絕大多數這種情形在6個月大後會漸漸改善,這種生理性的胃食道逆流。父母毋須過分擔心。只需遵照醫師的指示,改善餵食的方式或再加上藥物治療。一般都有不錯的結果。但「病理性的胃食道逆流」則需儘早診斷、儘早治療。以免產生併發症或寶寶成長發育受影響。所以如果寶寶溢奶症狀超過15個月以上或足症狀嚴重者,需反早就醫檢查,以確定是否為病理性胃食道逆流,以便能提早發現、提早治療。
已複制連結
已收藏